【台文學仔】跟黃俊雄學寫歌詞:解析〈釣魚歌〉語言藝術
那天點開費玉清訪問黃西田的影片,邊看邊笑,黃西田在表訂的歌曲中,臨時發揮唱了一小段歌,我上網尋找不著,遂去臉書請教,感謝恆春兮大神襄助,才知道此乃〈釣魚歌〉是也。
點開來聽,嘆為神曲,尤其是歌詞,於純樸鄉間氣息間散發天真的童趣。台語之運用非常精彩,聲韻又是那麼活跳。再細查,是黃俊雄的手筆,何止布袋戲大師,更是台語大師!
據陳龍廷教授考據,此為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,角色是「南海釣叟」,收錄於1971年海山唱片的黑膠唱片:〈大儒俠史艷文〉第二集,演唱者是永遠娃娃臉的不老黃西田。
別看低台語甚或口語的藝術性,在黃俊雄生花妙筆下,〈釣魚歌〉展現精彩多樣的技巧,以下就來分析其文學手法:
一、疊字帶出雀躍感
歌曲一開始,連用四個釣(tiò)才帶出主題,釣(tiò)諧音趒(tiô),跳動的意思,用疊字來表現釣魚的雀躍心情,也像孩子奔跑的腳步那麼輕盈。
此歌詞的開頭,或許不是獨創(且來聽葉啟田的出道轟動曲內山姑娘),但結合音韻特質與鄉間風景,活潑的氣息幾個字就帶出,好不興奮。
二、揚竿的動態與喟嘆
歌詞以台語特有的構詞,表現出魚鮮上釣的動態感。
水雞(青蛙)是ting-tong幌,鰗鰡(泥鰍)ko̍k-ko̍k翸,龍蝦乃phi̍t-pho̍k跳,這樣「擬聲詞+動詞」的構詞,用來描述生類是再貼切也不過了。
擬聲詞不必硬找漢字,標示羅馬拼音更能呈現聲音特質;單音動詞畫龍點睛,讓台語的準確性與細膩性,噴薄而出。
歌詞有三節,誤釣三種動物,運用歌詞固有的層疊手法。形容狀態的詞置於句子最後,簡直是神龍擺尾,呈現台語最有力的「述補結構」,也具體呈現青蛙、泥鰍、龍蝦掙扎的模樣,如在眼前躍動。
三、跌宕心情與畫面感
釣魚的人都知道,餌甩出去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,等待魚兒上鉤那一刻,充滿期待與想像。若一落空,失望的心情霎那間夾雜著惋惜、漏氣、傷心⋯⋯然後拋餌釣下去,再接再厲。
第一節歌詞,以為釣到三斤二的大青蛙,沒想到非但是不能吃的蟾蜍,若其往人的皮膚吹氣還會紅腫啊!以為釣到泥鰍卻是大條的蚯蚓,真倒霉!以為釣到大尾魚,結果竟是小粉蟯(hún-giô,蚶仔),期待落空。好不容易釣到龍蝦,卻被螯夾住,好痛好慘,連同釣竿甩掉,賠了夫人又折兵,得不償失!
此歌實得釣魚之三昧,期待與落空交替的心情以回環往復的形式來呼應。猶如電影的搞笑喜劇,劇中人物衰事不斷,這樣追趕跑跳碰,小人物的想望往往一場夢,這就是人生啊!
一首歌之內,有跌宕起落的心情,呈現畫面感與戲劇喜感,唱著唱著非但不失望,還有飽盈的充足感。
四、口白唸出趣味與躍動
台語歌的口白,猶如現在流行的RAP,用唸的,不必貼合旋律來唱,這源自於傳統戲劇中的拍柝仔(phah-khok-á),就是華語所說的打響板、數來寶。
許多台語歌的口白甚至比唱詞本身還精彩有名氣,勾勒故事,盈溢敘事性,令人無限想像。
〈釣魚歌〉第一段口白,以「風來搖搖,水來清清」淡描景開頭,不僅形式對仗,更像法會的開頭,擊打木魚就要來唸經⋯⋯但這口白一點也不枯燥,「大尾毋食釣,細尾才佇咧嚓嚓趒。」運用大小的對比,轉折的語氣,還有嚓嚓趒此充滿聲韻快感的ABB句型,真的要多抄寫幾次來入魂。
眼看浮標動得厲害,興奮大力揚竿,竟是粒小小粉蟯。此時,黃俊雄使用精巧的「三字熟語」:輕兩相(khin-niú-siùnn),足見其台語功力之深厚。最後,耍出布袋戲慣用的誇飾法:「氣著頭殼就發燒」,為這口白做強烈的扼腕。
且看其字句,一開頭「四字兩組」對仗之後,字句便伸縮參差,盈溢跳躍的氣息、情緒之變動,形式與內容充分結合。
口白類似散文,不像唱詞有旋律與音韻之限制,反能自由發揮,為整首歌增添色彩、磨做層次。
五、白描人物之活靈活現
黃俊雄的藝術手法,相當具生活感,宛如你就在那情境裡頭,其對人事物的形容,不僅細膩,更是生動,無怪乎其能將死的布袋戲偶甩得活靈活現的。
且看歌詞展現之白描技巧。
說人「昏落去」,要先「唉一聲走三兩步」,有鋪墊更有動態;
「鰗鰡腹肚尾牽金巡」,這觀察多細膩,部位用詞精準,顏色形狀到位;
「小姐驚一下無神魂」,運用傳統的套語,表達那花容失色的表情;
龍蝦釣上來了,手竟被剛硬的螯狠狠夾住,黃俊雄此時使用慢動作:「予我嘛戇戇白白想袂曉」,一驚覺一驚嚇將魚鮮中最高級龍蝦丟棄、連釣竿都犧牲掉,這人很傻很笨,但也如此可愛啊!
六、善用典故與腔調特質
歌詞巧妙善用典故,例如姜太公釣魚,離水三寸還釣得到周文王,這是「神釣」,主述者順著自況為「祕釣」,相對於姜太公離水、他是入水「十八尺」,如此古今之對比、距離之對反,狀態之反差,帶點自嘲也有點自信。
再次揚竿,這次很大,卻依然是顆「粉蟯」,遂自我解嘲說:「予我想著會愛笑」。
第二段口白開頭:天烏烏,欲落雨,優勢腔烏(oo)唸io,雨(hōo)唸hiō,據朋友表示,這是澎湖腔。天外飛來一筆,不僅押韻,更彰顯地方腔調的特色。
黃俊雄的學識,不僅在布袋戲、古書漢文、表演藝術上,其對生活觀察之細膩,還有台灣各地風土與語言的了解,在〈釣魚歌〉具見功力。
一代布袋戲大師的成就不多褒揚了,其才華或許我們學不來,但其藝術所銘刻的字字句句,那些台語用詞、文學技巧、風格特色⋯⋯是該好好整理文本,讓後代能仔細來研讀吸收。
此文是寫給下一世代人才的備忘錄,蹲踞在巨人的池畔,我們也可以拉一尾超大尾的龍蝦啦!
〈釣魚歌〉
黃俊雄.詞/黃俊雄.曲/黃西田.唱
釣釣釣釣著一隻水雞ting-tong幌
真奇怪,這隻水雞秤起來三斤二
先生咧講這隻是螿蜍
唉一聲走三兩步煞來昏落去
N̋g,煞來昏落去
風來搖搖,水來清清,蹛在海邊佇咧上釣,大尾毋食釣,細尾才佇咧嚓嚓趒。浮動真大搖,搝起來,輕兩相,煞釣著一粒的小粉蟯,哎!氣著頭殼就發燒。
釣釣釣釣著一尾鰗鰡ko̍k-ko̍k翸
真奇怪,這尾鰗鰡腹肚尾牽金巡
阿婆仔咧講這尾是杜蚓
小姐驚一下無神魂
哎唷!面仔青恂恂
天烏烏,欲落雨,這个時陣釣魚上會著。姜太公釣魚離水三寸,講是神釣,我是祕釣落水十八尺,哇!浮動又閣佇咧搖,搝起來,哇!又閣是一粒的大粉蟯,唉!予我想著會愛笑。
釣釣釣釣著一尾龍蝦phi̍t-pho̍k跳
真巧妙,蝦仔管嘛對我鋏牢牢
予我嘛戇戇白白想袂曉
氣死人釣杆嘛順紲擲掉
唉!實在無嘐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