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文學仔】還有多少詞沒整理好?
我爸戒菸成功之前,脾氣很不好,我媽那時就打電話來說:
莫和伊對 ke̍h 啦!
一聽此音,隨即去查辭典(忘了我被修理得很慘之事),ke̍h此音教育部用漢字「扴」借代,阻礙、不合、相違背的意思。
但辭典收錄的是橫扴(huiânn-ke̍h),例句還有扴手(ke̍h-tshiú)、相扴(sio-ke̍h)等詞,就是沒有對扴(tuì-ke̍h),更常聽到的用詞是忤逆(ngóo-gi̍k),類似華語的叛逆。
此外,食物味道不相合不搭配,就說扴味(ke̍h-bī)。
本想說就到此為止了。
某次在公視台語台「疑義相與析」,我說重看網路上《天天開心》舊片,卓勝利跟司馬玉嬌說家人間難免有★★,意思是「芥蒂、嫌隙」,我怎樣都找不到用字 ——就在此時,下晡新聞主播、台語大神吳國禎就來解惑了,他說此為扴膏(ke̍h-kô),就是彼此之間看不爽。
以此再去網路辭典查,原來尋尋覓覓那麼久,華語的「不合、吵嘴、齟齬、勃谿」,台語就是口扴(kháu-ke̍h)。
以為就到此為止了,沒想到還有!
我電腦裡有個檔案,凡網路上瞥見的語料沒有重複的,就會全貼進去,有空就整理一下「同義詞辭典」,此檔案命名為錦囊(gím-lông)。
今天,在檔案上查「彆扭」同義詞,竟發現久遠的資料:扴拐(ke̍h-kuāinn),意思是有過節,鬧彆扭,難以溝通。
順手再用「扴」字來查詢,又發現扴礙(ke̍h-ngāi,阻礙),更有一非常動人的詞:扴跤扴手(ke̍h-kha-ke̍h-tshiú),礙手礙腳。
要不是我爸戒菸我媽吐真言,我根本不會知道「扴」此音;要不是我持續做功課,怎會學得「扴」這麼多用詞。
到底還有多少詞我不知道的呢?何時才要成立台語委員會?
在這之前,先來對你扴扴扴不完吧:
對扴(tuì-ke̍h):違背、叛逆。
橫扴(huiânn-ke̍h):違背、忤逆。
扴手(ke̍h-tshiú):礙手。
相扴(sio-ke̍h):相違背。
扴味(ke̍h-bī):味道不合。
扴膏(ke̍h-kô):芥蒂,嫌隙。
口扴(kháu-ke̍h):不合、吵嘴、齟齬、勃谿。
扴拐(ke̍h-kuāinn):有過節,鬧彆扭,難溝通。
扴礙(ke̍h-ngāi):阻力。
扴跤扴手(ke̍h-kha-ke̍h-tshiú):礙手礙腳,此詞教典沒收。
【同義詞】礙手礙腳,絆手絆腳,綁手綁腳
纏跤絆手(tînn-kha-puànn-tshiú)
經跤經手(kenn/kinn-kha-kenn/kinn — tshiú)
縛跤縛手(pa̍k-kha-pa̍k-tshi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