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語學仔】十種「磅」的用法
一個字有深有淺,認識也有其進路。隨著了解越來越深,到最後常會跨越界線。
如磅(pōng),沒學過台文的人,對此漢字之了解,可說完全空白。舉我為例,從小到大至當下,我的認識有十個進程。
意外的是,探索到最後,竟發現連辭典都沒記載的用法,請讓我來揭開:
一、 磅米芳(pōng-bí-phang):孩子的學習往往從吃開始,此懷舊又美好的食物,應是我認識的第一個「磅」。
二、 磅空(pōng-khang):隧道的台語人人會說,可說是pōng最普遍的用法。學習台文脫離文盲後,才知道教育部制定的漢字是「磅空」。
三、 磅(pōng):此動詞常被華語取代,反而比「磅空」晚學習到。一開始知道炸開要用pōng;其後才知道測(tshik)、量(niû)之外,「磅體重」是道地的台語;然後知道量體溫,「愛用度針來磅」,所以體溫計也可稱為磅針(pōng-tsiam)。
四、 過磅(kuè /kè-pōng):將事物拿去稱重,或是大貨車上交流道前,都要「過磅」,也有過量的意思。磅錶(pōng-pió),就是儀表。
五、 盡磅(tsīn-pōng):從「過磅」來體會,順著知曉到:重量過臨界、氣力放盡、事物的極限,就是「盡磅」。
六、 磅皮(pōng-phuê/phê):小時候辦桌時必定上羹湯,裡頭常加「磅皮」。我們民雄最具特色的麵食,莫過於「磅皮麵」,詳見文章〈民雄式麵食:最愛是磅皮〉。
七、 磅子(pōng-tsí):我是學到「橐袋仔貯磅子」,口袋空空沒錢的俗語,才知道法碼的台語叫「磅子」。再查辭典,原來也可指稱炸藥。
八、 青磅白磅(tshenn /tshinn-pōng-pe̍h-pōng):我是先讀台語文,在教材上頭學得此詞,「突如其來」的意思。後來跟人聊天,才知道這和兇兇狂狂(hiong- hiong-kông -kông)一樣,都是很常用的台語詞。
九、 磅王梨(pōng-ông-lâi):某次採訪農民,他說鳳梨採收前,要在上頭放電塗(tiān-thôo)加水,使產生高溫,來催熟鳳梨,這個動作就是磅(pōng)。此乃爆炸意涵之延伸,充滿了動態與爆發力。
十、 磅人物(pōng-jîn-bu̍t):與長義閣的製作人黃錦章開會聊天時,他說布袋戲特有營造人物之方式,即「磅人物」。譬如天下無敵的武林霸主,被某位無名小卒打敗,卻在光榮凱旋時,只聞聲就被另一絕世高手剁下頭顱。此誇張華麗、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鋪墊手法,可說是布袋戲迷人所在,布袋戲界用磅(pōng),如驚天一炸那般充滿聲響與戲劇性。
但我相信,還有更多磅(pōng)仍未收入辭典,我也仍未探聽調查到,此乃台語奧妙所在。但奧妙停留在奧妙,讓它縈繞著神秘的氛圍,到最後沒人傳承,武功再絕世,也會消失不見。
所以不要再說台語很高雅很高深很神秘,沒有台語委員會與正式體制來記錄留存與傳播,總有一天會磅(pōng)掉,就沒有了,再怎麼驚嘆與了不起,終將化為烏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