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語學仔】如何脫口罩?

Gustave Cheng
4 min readFeb 24, 2020

--

某網路小編問我,喙罨(tshuì-am/om)怎麼脫?台語要用什麼動詞才恰當?我列出以下選項:

a.提(the̍h)

b.褪(thǹg)

c.敨(tháu)

d.剝(pak)

e.liù(遛)

這問題打中了我的「研究點」,這幾年我一直在觀察,反覆思考,人身上事物之穿掛脫卸,台語中那非常複雜的動詞使用。

之前的香港議題,關於伏面(ho̍k-bīn,蒙面)的台語漢字已引起廣泛討論了,接下來,要怎麼把口罩脫卸下來?

a.提(the̍h):萬用動詞就不討論了。

b.褪(thǹg):相當於華語的「脱」,台語多指衣服,用在口罩等布織品也可以。

c.敨(tháu):口罩是掛上去的,類似於半繫綁,用解開的概念也不錯。

d.剝(pak):在台語的用途非常之多,是華語沒有的,尤其是暫時披掛附加於身上的事物,且可活動自由取下的。戒指、眼鏡都是用剝(pak)取下,口罩也可以。

e.liù(遛):這是我認為最道地的台語用詞,教典還沒確定漢字,但《台日大辭典》收liù這個音,有「脱」的意思,脫帽即用此動詞。網紅「林進」剛起步、還在雲林老家拍攝的素樸影片中,有次就拿搞怪面具去逗阿媽開心,逗到最後阿媽受不了,將面具脫下來,林進是用提(the̍h),但阿媽說的是liù。後來,我回鄉下問七、八十歲的長者,也是用liù。我想同樣在頭與臉,可自由穿脫,帽子、面具、口罩都可以用liù。

所以最純粹的用法是:共喙罨遛落來(kā tshuì-om liù- -loh-lâi)?

不,我認為,遛起來(liù- -khí-lâi)更道地。

台語的字詞凡是發輕聲,往往會脫離字面的意思,進入另一個層次。這是此語言複雜的音韻系統之中,比變調更為深奧的文法。

早上我去買著名的蘿蔔絲餅,老老闆接到訂單,面有難色,似乎量很大,只好說:「好啦!好啦!我十點半共做『起來』。」

買回家後,小朋友吃完早餐,把餐盤丟入水槽轉身就走,太太厲聲道:「喂!喂!共碗箸洗『起來』。」

這裡的「起來」,已不是爬升或起床的字面意思,跟動詞結合且發輕聲,此「述補結構」,是動作與狀態的補充或引申。

關於這點,盧廣誠老師在《台灣閩南語概要》已做了釐清,他說「起來」做「動貌標誌」,有四個含義:

1.開始:肺炎湠起來矣。

2.完成:碗箸洗起來矣。

3.附著:喙罨掛起來矣。

4.脫離:喙罨遛起來矣。

這就是我認為,脫口罩的最佳台語手法。

台語的標準化與現代化,急需學術系統的完整建構與資源拓展。

關於台語的文法,已有書籍出版,論文也很多,但還沒有普及本,更沒有全面性的檢視,所以迫切需要台語委員會,或國家語言學院來執行此工作。

標準化的系統,同樣重要。你看市面上英、日、韓語學習書,無論是單字、句型、文法、應用、書寫,汗牛充棟,乃因有標準化的系統做基礎。如是,在複雜的語言密林中,學生才有明路得以順暢前行。

台語有各種腔調與地域用法,更被俗用與華語所牽引,如何在釐清各用法與源頭的基礎上,制定標準系統,給未來的台語學校、社會人士、外籍人士來依循,並編成各類教材。

這工程龐大浩繁,更令人興奮盼望(等於是新世界的創立)。

這一陣子,因傳染病的翻攪,口罩的台語說法,穿脫的動作,還有整套描述的重新認識與建立,在台語界議論不斷,作品紛呈。

這是危機,更是契機,盼望早日克服令人憂鬱的疫情,完成標準化建置,開拓語言新疆界。

--

--

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