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語心花開】蔬菜腦筋急轉彎
最有把握的事,往往會讓你摔一跤,這是亙古不變之原理,但,人就是會摔跤。
我是被菜蔬所絆倒的,而且是上台語課。
我很愛吃青菜,各種怪異的青菜都吃;更是時時刻刻講台語(包含夢中),用台語來教台語—— 是說那天上課的主題就是蔬菜。
其實根本不用準備,但上課前三個小時,想說來整理一下蔬菜台語稱呼的大全。
沒想到,做不完。
然後就要視訊上課了,學生出現在鏡頭面前,很有自信的說她吃素,常常去買菜,對蔬菜瞭若指掌,這堂課她很有把握咧!
嘿嘿,我早就準備好怪招,先是QA,最後即問即答,要你腦筋打結:
Q:什麼菜會讓人打老婆?
A:苳蒿,其葉子蓬鬆,炒菜或煮火鍋竟縮成小小一撮,老公以為老婆偷吃,一氣之下手舉起手來便⋯⋯乖乖吃老婆的愛心菜,不可以家暴喔。
Q:什麼菜也住山裡頭?
A:山苳蒿,枝葉比苳蒿細緻,香氣更為飽足,是阿聰的最愛。苦瓜也是,比起得剖開刨子的白玉大苦瓜,我更愛小巧清脆的「山苦瓜」。由於太愛太愛了,我還鋪寫成台語歌詞且是非洲的節奏喔!請上串流聆聽,否則聆聽率苦苦的,有你的支持才能苦盡甘來。
Q:什麼菜有少有老?
A:薑。去市場選買時,老闆一定會分開販售,茈薑(嫩薑)清爽少辛辣,可切片切絲,伴主食生吃或拌炒增益香味,更可醃漬使味道悠遠。薑母(老薑)渣滓多,超辛辣的罕有人直接吃,有人做成薑母茶暖身,或是熬一鍋冬令時節最為祛寒的薑母鴨,還可撲通丟入鴨丸子、鴨血、米血、凍豆腐等等⋯⋯我不想上課了,立刻要去圍爐啦!
Q:什麼菜有大有小?
A:白菜有大有小,還有捲心大白菜與山東白菜,如此答案太複雜了,比不過黃瓜,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大小的差異:大黃瓜台語名刺瓜仔,是早期台灣的家常菜,軟軟嫩嫩的切來煮湯,還可以醃製成蔭瓜。小黃瓜的台語本來很少人說,甚至連菜市場的菜販都不會,經過許多台語課與綜藝節目的轟炸,瓜仔哖就成為台語基本常識囉。
Q:什麼菜白白的,包水餃好吃?
A:包水餃的餡料主要有蔥花、高麗菜、韭菜、玉米、芫荽(香菜)等等⋯⋯還有一種味道不若韭菜味道強烈、口感更脆的白韭菜(韭黃),嘿嘿,你若用華語來思考,這題就猜不出來。
Q:什麼菜入火鍋煮,會有人翻鍋?
A:這題就像開大火烹煮那麼熱烈,網路票選出來的結果,是芋仔,煮得爛爛透出噁心的顏色,整鍋爛掉,超噁心的。但對美食家阿聰來說,超愛經過油炸的「脆芋」,若是大塊的水芋,火鍋煮熟了可品嚐外軟內硬的口感,且伴台式沙茶醬入口,鹹甜相伴,真是充滿了層次感(我噁不噁心啊)。
Q:什麼菜是用農場來命名的?
A:青椒的台語很多人都不會說,因名稱與外型差太多,叫做大同仔。可不是蘊含世界大同的胸懷,乃因1950至1960年代美援時期,引進此外來種於屏東的「大同農場」栽植。當初台灣人不知這怎麼稱呼,在市場看到紙箱上印著農場名稱,就開始大同仔、大同仔一直稱呼下去囉。
QA到最後,學生頭腦都變了醬糊,狠心的我再耍賤招,來個即問即答:我說華語你要立刻回以台語:
西瓜?冬瓜?木瓜?苦瓜,台華同漢字,學生迅即回答,那南瓜呢?
竟然沒被我騙,腦筋立刻就轉回來,我就再來一次U-turn,問菜瓜(tshài-kue)的華語怎麼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