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廟寺行踏】神明佗位去?

Gustave Cheng
3 min readFeb 25, 2020

--

震安宮三川門麒麟堵的可愛造型。

午餐已經煮好,飯菜香從過水廊小門飄入廟內,但爐下信眾圍繞著服務台,七嘴八舌。

神明不見了。

保生大帝的誕辰就要到了,清點神像,竟少了一尊。拿出帳冊,一群中年阿伯認真核對,只見廚房的阿桑大喊:「飯煮好矣!緊來食喔!」

但沒有人理會,大家認真核對:某尊神像去哪間廟陪綴(puê-tuè),又去哪間廟共襄盛舉,奉請到另一間,有回來安座⋯⋯猶如選舉唱票,大聲核對神明去處⋯⋯

「啊!揣著矣!佇▲▲宮!」

恭奉保生大帝的震安宮正殿。

終於找到神像下落,眾人紛紛跨過小門,飯盛了大口配菜吃;有人老婆電話一直搖(iô),趕緊騎摩托車回家午飯。留下主其事者相當盡責,得要問到底:

「照這本簿仔,神尊去予▲▲宮請去,欲敲電話去問無?」

「你就愛確定啊!若問毋著是真失禮啊!」

震安宮,位於古桃城的西南郊區,舊名菜園仔,主祀保生大帝。據碑文記載,此廟從同安白礁分靈而來,光緒年間爆發瘟疫,大道公大顯神威,除病安民。日治時期實施「眾神歸天」,神像被請至城隍廟,廟身為濟美會所併,是幽靜古樸的本明寺。二戰後歷經多次改建增修為現廟貌,九二一大地震嘉義多處廟宇受損,震安宮無恙,名如其神。

圖片來源:台灣百年地圖.台灣堡圖。

躊躇了一陣子,還是決定打電話:

「請問▲▲宮是無?阮遮震安宮,借問阮的大道公敢有佇遐?」

陽光垂直照落的中午,整座嘉義平原正要午睡,電話聲在清涼慵懶的廟內迴盪:

「喔!鬧熱請大道公去看戲,袂記得送轉來⋯⋯」

原來,保生大帝被請去看戲,鬥鬧熱(tàu-lāu-jia̍t),友廟忘了歸還。

國際肉粽的餡料都是當場包,直接就在路旁現炒三層肉。

同一時間,廟埕口的肉粽店正忙碌著,大火大鼎大力炒三層肉,加入油蔥、醬油等台式調味料,就在路旁執勺攪拌,美味現場!

料備好了,湧出婦人圍繞著長桌,抽出葉子將糯米、花生、蛋黃、三層肉包起來,動作無比熟練。她們聊天的聲音響徹街道,說前幾天去深山旅遊,某家的電信收不到訊號,某家的可順暢得很,風景美極了拚命拍照,一直Line賴賴賴下山啦!

這兒曾有叫戲院,叫「國際」,肉粽店就以此為名。但戲院早就歇業,神明就近看不到,就去交陪的廟那兒看戲,不是不回來,大概是神明好友的盛情難卻,樂而忘返啊!

★曾發表於2017.05.02.鄭順聰臉書

這一棟老屋,可說集嘉義市老街屋之大成。

--

--

Gustave Cheng
Gustave Cheng

Written by 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