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讀好書】古早台灣平民怎麼吃?

Gustave Cheng
5 min readJun 17, 2020

--

讀陳玉箴《台灣菜的文化史》,考據與田調確實,敘述與理路留清晰。僅就〈古早台灣味:庶民的餐桌〉此章,談1949年飲食大混融之前,台灣常民尤其是漢人的飲食習慣,在其曉暢的分析中,解決了我許多疑惑。

以下是我的心得,餐廳與廚師書中另有專章,請大家以購買代替支持:

一、蕃薯粉是新食材?

蕃薯原產於美洲,15、16世紀經由印度、東南亞來台,17世紀在台灣就有蹤跡,其後融入日常飲食之中。米飯與蕃薯的烹煮比例,是家庭經濟狀況的指標。同時,蕃薯粉在日常食物中使用廣泛,尤其是牽羹(khan-kenn/kinn),如蚵仔煎、肉圓、蚵嗲、羹類等等。順聰按語:所以說,蕃薯粉製品頂多是明末清朝才有的飲食,是和福建原鄉同時發展的飲食,所以有殊異的系統與口味。僅就台灣而言,蕃薯粉的使用非常普遍,然而頂多是兩、三百年的歷史。

二、消失的烏九糜?

日治時期的天才文學少女,艋舺人黃鳳姿,談到台灣人因忌諱「九」此數字,所以在29、39歲時會煮「烏九糜」,於正月二十九日分送給鄰居,稱為「過九」,躲過年歲「九」之不詳。目前此習俗已經很少見,烏九糜是用荸薺、冬瓜、紅棗、柿餅、花生、果餅、龍眼、蓮子加上米等九種材料煮成的甜粥。

三、各種醃製的膎(kê)

書中引劉枝萬〈台南縣西港鄉瘟醮祭典〉,談到沿海地區的會將魚蝦貝類醃製,製成各種的膎(kê,書籍記載為鮭),且成為廟宇的建醮祭品,如西港慶安宮就擺列出:丁香鮭、蝦鮭、蚵鮭、麥螺鮭、赤嘴鮭、珠螺鮭、蚶鮭、鎖管鮭、花令鮭、紅蟶鮭、烏蚶鮭、鳳眼鮭⋯⋯。順聰按語:這麼豐富的魚鮮醃漬品,大部分台灣人不要說吃過,連聽都沒聽過。

四、磅皮的美味效應?

書中談到豬為台人重要肉食來源,除了各部位的取用,因保存期限之故,多加工為肉乾、肉拊、肉皮和香腸等等。書中談到順聰最愛的磅皮(pōng-phuê),經常用來製作成滷白菜等菜餚,因其有獨特香氣、又能吸附湯汁,可大幅增加食材的風味與油脂香氣。

五、環海的台灣人海鮮吃得少?

因儲存保鮮之限制,以前的人海鮮吃得並不多,住內陸的人最多是吃鹹魚,品嚐魚鮮的機會甚至比肉類少。早期漁捕技術不佳,危險性高,所以漁獲量與種類其實不多。甚至在日本時期,光是1920 年,進口的漁獲還比台灣撈捕的數量與金額還多,主要是函館與神戶進口的鹹魚、乾魚、干貝,也就是,日治時期台灣人飯桌上的海鮮,多以進口為主。比較現下台灣人桌上強調本港撈捕的新鮮,真不可同日而語。順聰按語:早期漁民與養殖業者,吃的魚鮮也沒有比較豐富。我訪問過養殖業者,長輩說家裡養虱目魚都是拿去賣,自己都很少吃,那是有錢人才吃得到的,由此可證。

六、燃料的南北差異?

瓦斯爐與電鍋1960年以後才普及,過去多為傳統的大灶與火爐,得取薪來升火,一般多使用秸稈、薪材與木炭。且南北有分,南部蔗田多,會取蔗葉與蔗粕,使用的木炭多為龍眼炭、九芎炭;北部則使用稻草與相思炭。作家林海音曾為文敘述煮飯時升火的窘狀,用過各種燃料,發現最優良的是相思木炭。順聰按語:台灣到處有甕窯雞或桶仔雞店家,北部盛行相思木,南部多為龍眼木,此與樹種的地域特性有關,都很優良,烤出來的確是均勻且香氣十足。

七、鹽是勉強日常,糖乃奢侈?

台灣平民的烹調手法,主要是煮與炒,偶而用到煎、燉、滷,所以台灣早期家常菜的特質,常被描述為「清淡」。這涉及到燃料與食用油不足的問題,調味料主要是用鹽與醬油,是以台語描述食物有滋味,是說鹹纖(kiâm-siam)。醬油乃主要的調味品,越富庶者使用越多,多了一層香氣,不會死鹹(sí-kiâm)——那是純粹加鹽的窮苦人家之無可奈何。味道的層次,是一種奢侈,所以當時的調味料如糖、胡椒與醋,多用於宴客,之後才有日本進口的味噌與味精。順聰按語:這也說明比較富庶的府城多以糖增加滋味的原因。

八、炸物本非日常飲食?

書中談到,早期食用油相當昂貴,一次用一鍋油來炸肉,這太過奢侈平常人家做不到。也就是,炸物在傳統飲食文化中,比較不屬於日常飲食,乃接近公眾展示層次,其珍稀性成為宴客時招待、餽贈之佳餚。例如辦桌(pān-toh)吃到最後,相對於湯湯水水與魚鮮,炸物更適合讓客人帶回去當續味,也就是具有公眾性與共享性。順聰註解:這也說明了像鹹酥雞、雞排等炸物,多為外食且具共享性與犒賞性之特質,其有常民生活的象徵特質與歷史根源。

九、小吃是新名詞?

陳玉箴談到,無論是台語或客語,都沒有「小吃」此詞,是這幾十年才發展出來。過去都稱為點心(tiám-sim,點心(diamˋ ximˊ,客語四縣腔)。1908年日人調查,台灣人最常食用的麵類前五名:米粉、大麵、麵線、冬粉、豆簽,此外還有麵乾、雞絲麵與意麵。其中近來引起沸議的冬粉(tang-hún),是來自中國的山東粉沒錯,1942年東方孝義的《臺灣習俗》早已說明。

十、節慶食物之奇風異俗?

台灣過年過節的飲食相當複雜,且各地殊異,書中指出一些很罕見的飲食習俗。例:端午時安平人吃「煎鎚」。舊曆七月七日,士林人會做「七夕粿」來「食福氣」。以往中秋節吃的是一種「大餅」,現下的廣式、蘇式月餅是二戰後才興起。「冬至圓」以前是沒有餡料的,有些地方製作「雞母狗仔」,小琉球吃米丸與糯米做的菜包,台江地區則吃菜粿。農曆六月初一昔稱「半年節」,祖籍漳州者會以紅麴、米粉製成「半月圓」祭拜、食用,現下此習俗幾乎消失了。

最後,來領略過春節四大糕粿所組成的漂亮俗語:

甜粿過年,發粿發錢,包仔包金,菜頭粿做點心。

--

--

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