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讀好書】朵卡萩奇遇記
《雲遊者》一上市,隨即買來紙上雲遊。
值此疫情翻攪無法出國的當下,此書談的是旅遊,看似雜亂不連貫的散篇,底下根系呼吸相連的,有一種原生的繁盛,相當迷人。
我想起去年朵卡萩得獎的奇遇。那時在公視台語台顧問值班,晚上七點一公佈,立刻就用台文翻譯頌詞,來得及在「下暗新聞」的國際消息中,交給鄭家和主播報出,真是美好的一役。
之後,我在「拍破台語顛倒勇」特地製作諾貝爾專輯,在臉書敲素昧平生的翁智琦,文學專業的她不僅台語通,其家族身世與朵卡萩的故事也有呼應,在空中暢談非常愉快。節目也製作了廣播劇,配音員葉又菁的音質和朵卡萩的風格很配,有那種開天闢地的懵懂漸至廣闊。
最神奇的是尋書記,意外遇見台文美少女,人生的巧合真是不可預料。
以下是廣播連結文與阿聰的朵卡萩奇遇記。
十月十日,媒體好忙,除了早上的國慶典禮,全世界的文學人與讀者都在關注,誰來得諾貝爾文學獎?去年因性醜聞風波,停辦一年,今年一次公布兩位,晚上七點揭曉:是波蘭的朵卡萩(Olga Tokarczuk)與奧地利的漢德克(Peter Handke)。
台灣的報紙媒體還算盡責,隔天就有大幅報導,我一早點閱的首篇,就是翁智琦對朵卡萩的評論,相當能捉住朵卡萩作品的特點,我便心生一念,那來用台語談諾貝爾吧!我已經做了九集,來湊個整數。(文章與廣播連結)
這時,我才發現早和翁智琦是臉友,一查是南投的湳仔人,日語音なま,後用漢字「名間」,私訊問智琦可否來節目談朵卡萩。
她說:台語會通喔!
猶如展開一場奇幻之旅,朵卡萩《太古和其他時間》書我是有,但放在嘉義家書堆中找不到。各大書店缺書,四處跟朋友借也都沒有,最終,竟在師大英文系圖書館深處借得此書,館員是位親切的大四國文系學生,一談發現她也是台文掛的,聽說讀寫台語皆流利,多結識一位台文美少女!
急就章猛K書,隔天和翁智琦初見面,才知是南投名間松柏坑(tshîng-peh-khenn)的人,那兒除了有全台玄天上帝總廟「受天宮」,也是我爸年輕時當兵的部隊所在。
人不親,神親;神不親,土地親。來到錄音間,我和智琦聊得無比愉快,隨即時空跨越來去波蘭,介紹朵卡萩的生平與創作。順聰我自己寫稿翻譯,請配音員葉又菁朗讀,如之前的慣例,錄製作者介紹與廣播劇,讓聽眾隨著我和智琦的對談,進入「太古」的世界中。
朵卡萩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「太古」,上帝、人類、植物礦物和物質,都有自己的時間,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聲音。在太古,什麼都有可能,什麼故事傳說都來了,波蘭在地的,俄羅斯的,聖經與史詩⋯⋯朵卡萩的風格「束結甲真活氣,有時閣散形甲掠袂牢」,讀心理學出身的她,是榮格的信徒,善用意識流手法,卻又恍如夢,細細描繪很是普魯斯特;畸形的人物有點卡夫卡,突梯滑梯宛若赫拉巴爾;現實世界很魔幻,像馬奎斯。
我們就聊到翁智琦出生的那個小鎮,神明庇佑的松柏坑,四週給農作與茶園包圍,村落中央駐紮著外人不得進的神秘砲兵部隊營區⋯⋯有個小女孩,五歲就喜歡讀報紙,讀得如癡如醉;竟相信外星人的存在,寫信放入郵筒遙寄外太空;阿公是入贅來的,有個堂伯公人在中國,時隔多年終於電話連絡上,一邊講台語,一邊堅持中國話,氣得摔電話。而台灣各地方當然都有個魔法阿媽,那位小女孩口中說的台語,鄉里傳聞,地方典故與傳說故事,自阿媽而來。
後來,女孩成為整個家族唯一的博士,文學博士,依然喜歡看報紙,論文研究一九五〇、六〇年代國民黨在台灣、香港與泰國的報紙副刊,她是翁智琦,本身也寫作,腦中還有許多的故事,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太古。
波蘭有朵卡萩,台灣也有許許多多的朵卡萩,遍佈鄉村都市。在這集的節目中,我們來了解世界最頂尖的作家與小說,也希望台灣各地的朵卡萩,能有更多更大的舞台,把她們內心的「太古」用文學藝術展現出來,被認識被喜歡,走向國際,飛向另一個太空。
或許或許,翁智琦小時候寄的那封信,外星人早收到了,只是時空迢遙,回信已寄出,再等一會兒,人就會收到了。
【找一本書】太古奇遇記
★本文內含諾貝爾,笨大叔,豬籠草,紙條,台文美少女。
朵卡萩掄得諾貝爾文學獎後,我便暗許要來製作廣播節目。揭曉隔日,在報紙讀到翁智琦的評析,發現已經是臉書好友,一查是南投湳仔(名間)人,私訊詢問,果然是台語人,立刻就敲好訪問時間,【拍破台語顛倒勇】要來製作第十集諾獎專輯囉!
能用台語來剖析朵卡萩,真是載欣載奔,轉身趕緊去書架東歐文學那一格翻找,咦,我的《太古和其他時間》呢?挖啊挖啊翻啊翻⋯⋯結果判定,已寄回嘉義老家。
代誌大條啦!嘉義家有幾堵牆的書櫃與數十箱封存的冊,堆得像山,肯定是找不到了。
〈敏讀拙尋的大叔〉
好吧,為了表示對朵卡萩的支持,再買一本好了。去誠品詢問,沒有,可以理解,台北全無庫存,畢竟是諾獎效應。那就請太太去網路書店訂閱,庫存六百多本,穩了。
太太卻轉頭幽幽說,網路顯示「訂購後為你進貨」,表示不會立刻拿到。好吧,雖遇到雙十連假四天,幸好錄音時間是週四,收到書後應該來得及閱讀。
沒想到,週三一早接到噩耗,網路顯示仍未出書,今天肯定拿不到書了,明天就要錄音了耶!
急問藏書甚富的咖啡廳主人,編輯界朋友,甚至連台語台都問了,大家都沒有。
只好去圖書館借閱了,因為種種原因(以下一萬字省略),我最厭惡去那兒。先上網查,台大有,十一月才還,架上肯定沒有,去師大查也是被借走了⋯⋯但等等,拉到網頁底下,英語系圖書館有一本,可借閱。
雖說已晨跑八公里,不遲疑立刻出發。
來到熟悉的師大本部,新大樓分誠正勤樸四部分,英語系圖書館在「樸」棟。二十年前讀國文所時,我就很搞不懂這件事,就是師大的藏書除了總圖,個別系所還有屬於自己的小圖書館,像國文系的就在地下室,猶記得彼時研讀經籍的沉悶蠹蟲味。
英文系的期刊室設於一樓,光亮潔淨,那圖書館呢?遍找不到入口,只好去問館員:
「喔,圖書室鎖起來了,要借我帶你去進去。」
館員抽出鑰匙,領著我探入走廊的盡頭,校園的最角落,緩步來到地下室,那暗黑的深處。
〈被豬籠草書架吞沒〉
在師大國文所讀了三年,現在也常帶小朋友來運動,從沒想過,會有這樣一處神秘奇幻的角落。英語系圖書館大門打開,方正長廊拉入深處,地面滿滿是書,有整理但並沒有上架,難怪緊鎖著。
循著霉溼的味道,我一步一步探險,簡直是古墓奇兵,盡頭開口,仿若有光,這是另一個「太古世界」。裡頭偌大的空間一半空著、一半是密集書庫,得用輪軸轉開的鋼鐵材質書架,地上同樣擺滿了書冊,且是那種我看不懂的字母扭動扭動著。我循著編號882,將輪軸轉開,書架如豬籠草張開大嘴,誘引著我掉入陷阱,來到編號那格,皆希臘神話的原文書,我上下左右翻找,別說《太古和其他時間》,連漢字都沒。
封閉的書庫無冷氣,我胸口出汗,內心困窘,走出豬籠草書架再確認編號,就是沒有;再鑽入隔壁縫隙,全是令人頭昏目眩的原文書。
深陷豬籠草書架,時間分泌出腐蝕黏液,就要將我吞沒消化⋯⋯
正要放棄時,瞥見標示中文書區,大大貼上「全民英檢叢書」。最後的嘗試,我腳移入兩步,書號漸次符節,順著號碼流動,陡然蹲下,白色書背在黑暗中閃耀。
歡喜抽出,大大擁抱,太古奇遇!
事情並未就此結束。
〈蟑螂的波蘭文怎麼寫〉
想說找了那麼久,館員都沒來催,是否跑回一樓櫃台去了呢?
正安靜的等著我。
實在很不好意思,我就開始跟她碎碎念:我是校友但沒有校友證,那就在期刊室閱覽好了,感謝你耐心等候⋯⋯我讀國文所是二十年前的事了,妳國文系四年級喔一年級有嘉女的我認識喔⋯⋯我是要用台語來談這本書,廣播錄音製作專輯,臨時找不到書,才找到這兒來的⋯⋯。
館員是台南來的學生,戴無框眼鏡,親切且溫暖,值班到十二點,會交代給下一位的。
我人破天荒坐在閱覽室,即將展開一日白天的一書閱讀。書末的到期卡印上SEP212011,只被借過一次。展頁閱讀,上頭有淡淡的鉛筆銘記,圈起「蟑螂」,拉出線寫下Karaluch,這是波蘭文吧,字體真娟秀。
朵卡萩的文字如蝴蝶靈巧翩飛,我最怕的沉悶感一消而散,且異常激動。讀著讀著,走進文學的時間裡頭,不同人的時間訴說著詭異奇幻的遭遇,我整個心神捲入「太古」漩渦中。
〈台文天才少女變身〉
就有紙條塞了進來。
轉頭,是那位館員;打開,是台語文。
紙條上頭是寫:她從小參加台語朗讀演講與字音字形比賽,詢問其他老師才知道,我是上腳(tsiūnn-kioh)的台語工作者,很高興認識。
只是要借本書而已,真好運巧遇台文同好,這太古奇遇也太驚奇了。
本預計要浸在閱覽室一天的,感謝與有緣人相助,以其身份替我借書,讓我可以更有餘裕的細心閱讀,製作台語諾貝爾文學獎專輯。
朵卡萩是魔力之女,讓我這憂心借不到書的一個禮拜,有了豐美的果實。接下來,請期待下週日播出的節目,有作者介紹,有廣播劇,更有翁智琦的精彩剖析。
你怎能不愛文學與台語呢!
◎2019.10.16.發表於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