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文學仔】夢幻字幕之誕生

Gustave Cheng
6 min readMay 19, 2020

--

請邊讀截圖與圖說,來深入了解電影與台語的奧秘。

年過四十,健康與效率之故,我入夜很少工作。但昨夜我破戒了,其罪魁禍首,是《六個嫌疑犯》。

國影中心近年修復台語老電影,成果豐碩,經由授權公開放映,還出版系列DVD,也在電視台上播放,引發一系列風潮,詳見文章

而昨天讓我工作/著迷到半夜的,不是什麼刺激的首映與內幕,而是「校對字幕」。

公視台語台經國影中心授權,曾播放過十二部台語老電影。現在,為了服務更完善,再精選八部電影,挖掉華語字幕(台語稱片上中文,phìnn-siōng tiong-bûn),同時標上台語漢字與羅馬拼音,雙排字幕並行。也就是,無論你是全漢、全羅或漢羅的閱讀者,都可以舒心欣賞。

(以後若增加白話字,且增列單選用字功能,像 Netflix 那樣,可選擇字幕,就滿分了)

當時的女演員講起台語,是如此自然而動聽啊。

昨晚校對的《六個嫌疑犯》,是電影鬼才林摶秋(1920-1998)的製作。父親是礦業大亨,出身於有錢人家,曾到日本留學還在片場工作的他,愛電影愛到自組玉峰影業公司,在鶯歌山區興建湖山製片廠,規模於亞洲數一數二。林摶秋致力於拍攝台語電影,真是大氣魄啊!其精彩人生請聽順聰製作的廣播節目

你不能不讀蘇致亨的暢銷書《毋甘願的電影史》,台語電影的辛酸血淚都在裡頭。但以順聰的觀點,看台語黑白電影很過癮,因為幾乎都是敗筆,無論演技、情節、佈景,於今看來,爆笑,突梯滑稽,khiang!

平心而論,台語黑白電影水準,遠遠不如現在的影視產品。但有兩樣,絕對是當下台灣影視追不上的:一是影片裡頭錄攝之風景、建築、裝潢、擺飾、服裝等等,是考究歷史的最佳明證。

其二,台語對白,是我著迷工作到深夜的關鍵。

一九六零年代的台北車站,站體仍未被改建,當時新潮的廣告,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了。

《六個嫌疑犯》劇情很亂很亂,就是一個禽獸不如的鄭光輝,狗仔隊般探知公司老闆有情婦,其情婦跟女婿有私通,鄭光輝也曾和她有過一段(台語說的大細丈,tuā-sè-tiūnn);又目睹老闆弟弟外頭有小三,太太也跟畫家表弟暗通款曲⋯⋯手握秘密的鄭光輝,狠敲這些人的竹槓,大賺一筆。

電影都快演過半了,鄭光輝才被幹掉。

人是啥刣(thâi)的?

故事到一半才開始偵探推理,拖拖沓沓到觀眾都知道兇手是誰了,笨警佐還以為發現天大的秘密。

幹架時,爆此句多麼有氣勢!

在校對漢羅雙排字幕時,我不斷截圖下來,留作台語筆記。說真的,連我這中文研究所畢業,曾在國內最佳的文學雜誌工作過,研究台語出了好幾本書的台文工作者,來讀《六個嫌疑犯》的字幕,都看不盡、學不完。

百多張截圖,有近十個詞我從沒聽過,很多用法知道但沒劇中演員講得道地,許多構句與用詞值得吸收,更有許多驚天的名言錦句,讓我著迷不已。

「查人空仔縫的垃圾人」,用來形容成天探人隱私的壞蛋,這台語罵得多有力啊!

請各位邊讀內文邊欣賞我的截圖,你看看,林摶秋語言之高深,演員對白之精彩,台語之道地,是當下台語劇遠遠不及的。

雖說新台文運動依此推展下去,有一天終究會超越的;但在當下,我們得要好好整理並學習之。

《六個嫌疑犯》無疑是研究一九六〇年代,還沒被「國語運動」扭曲與削弱之前,台語語料極佳之範本;是了解當時演員發音、腔調、氣口的記錄;也可編成教材,配合漢羅雙排字幕,逐句來學習與討論;當然,如此多經典的台詞,更有機會普遍化,成為時尚的流行語!

「單思戀」就是華語「暗戀」,台語可以這麼青春愛情。

漢羅雙排字幕並非創舉,台語台許多節目已有,如《無事坐巴士》、《寶島鼓仔燈》等節目。但此台語電影系列,字體使用楷書,版型稍放大,營造出老電影特有的視覺感,兼顧內涵與形式,考慮周全。

此乃台語台剛創立,台文運動奮力進展,且隨著新時代設計的演進,才能有此更甚華語字幕之考究與美學。

關鍵在,預算跟時間充足,才得臻至理想。

雙排字幕,可呈現漢字的美感與辨識度,羅馬字更顯現聲音之細膩變化。

台語字幕已比華語耗時耗工,又是雙排字幕,其聽打、校對、上字幕要多四、五倍精力跟費用。

幸有廖淑鳳老師戮力用心,讓我做最後確認的《六個嫌疑犯》,字幕漂亮有魅力。

台語台運作一年,漢字的使用與校對,已無太大問題,差別的是校對精確比例。但羅馬字就不同了,得更精確擬出演員的發音,這其中有腔調、連音、俗音等問題,裡頭有許多考量與斟酌,複雜度更甚於漢字。

推理的推,文言音原初唸tshui,非現在通行的thui,在台語電影中得到了印證。

但純就閱讀而言,漢字的辨認速度較快,卻在擬音上有所不足;羅馬字的辨認速度較慢,卻可更為精確地識讀聲音。

我個人的經驗,雙排字幕,一方面可欣賞漢字之美,同時可藉羅馬字讀出正確發音,感受聲韻之美,真是其歡樂也無比。

或有人批評,兩排字幕顯得亂?

那我倒要反問,看電影時底下有英文翻譯,為何就沒話說了呢?

前文提到,若像 Netflix 那樣可選擇字幕,就更為理想了。

初初學習台文時,有人說「妝娗」此詞我又沒聽過,怎麼會有這種說法,亂發明啦。請來看台語電影,他就講給你聽。是五十年前台語的較正確?還是井底之蛙比較自大?

台語台預計播出、搭配漢羅字幕之八部台語電影,分別是:《王哥柳哥遊台灣》上集、《王哥柳哥遊台灣》下集、《大俠梅花鹿》、《天字第一號》、《六個嫌疑犯》、《三鳳震武林》、《危險的青春》、《回來安平港》。

想知道兇手到底是誰?裡頭的對白有多殺?漢羅字幕的奧妙?世界精彩的台語對白?

敬請鎖定公視台語台。

◎感謝公視台語台提供資料與圖像。

許多台語固有的用詞,用在推理謀殺,可說一刀斃命,期待新時代的台語偵探劇。

--

--

Gustave Cheng
Gustave Cheng

Written by 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