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文學仔】師生關係的十種強弱
最近教育部一紙公文,理由為維護學生休息權益,規定學校在下課時間禁止管教,引起軒然大波。
在權益與執行面上,的確是兩難,也有很多商榷空間。
人類是團體的動物,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,會產生上下之分,無論是長輩對晚輩,師傅對徒弟,老師對學生,主管對下屬等等。
而這上下之關係,不僅有位階與權利的差異,更有傳承的必要,無論是經驗知識、技巧功夫、精神理念等等。
傳授的關係與強度,是有所分別的;有分別就會有語詞的滋生,台語當然有也,雖說在新的情境下,還是有些誤差與不足。
以下就以「師生關係」為準,羅列並解釋之,當作指針,你也來測試強弱囉:
01教示(kà-sī):教訓並訓斥。是關係比較緊張,帶責罵有要求的高強度詞。
02教訓(kàu-hùn):結合教導與訓斥,跟「教示」強度類似,關係也很緊張。
03管教(kuán-kà):這是從華語來的詞,乃透過管理與規訓達到教化的效果。
04教育(kàu-io̍k):教導並培育,是很普遍的用詞,當然主要是用在學校囉。
05牽教(khan-kà):栽培並指教,促成良好的發展,是相當具善意之台語詞。
牽(khan):在教導關係中,台語往往是用「牽」一錘定音,表示引領、帶領。過往多為手工藝與技術為主的師徒關係,例如牽師仔(khan sai-á),師傅帶領徒弟來學習,是很普遍的用詞。
06栽培(tsai-puê):台語華語通用,指教養或培育人才,是相當正面的詞語。
07牽成(khan-sîng):比「栽培」更為台語款的詞,同時有「提拔」的意思。
08指導(tsí-tō):指示並引導,這詞台語華語通用,有傳授也帶一點強制。
09引𤆬(ín-tshuā):有指導也有帶領之義,主要是指引方向,強制性不太高。
10牽抾(khan-khioh):因為適當的導引促成好結果,這是較為輕度的教導。
【特別加映】拍尻川(phah-kha-tshng):過去師傅帶領徒弟,尤其是戲班,多是打罵教育,是以用打屁股來比喻,就是現代的用詞「體罰」,這是強度最殘忍的教育方式,於今不宜。
【類義詞事典】教訓、教誨、訓斥、訓示
教示(kà-sī)
教訓(kàu-hùn)
管教(kuán-kà)
教督(kàu-tok)
教誨(kàu-huè)
訓示(hùn-sī)
教乖(kà-kuai)
教精(kà-tsing)
加張(ka-tiunn)
雕琢(tiau-tok)
★臉友補充
Allen Chen 捌聽過「疼教 thiàⁿ-kà」,「阮後生古意恬靜,拜託老師共阮疼教」。
王昭華:《台日大辭典》有打疊(tánn-tia̍p)、疊打(tia̍p-tánn),教訓孩子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