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文真媠氣】盡全力的翻譯招式
邊吃早餐邊讀報紙,瞥見英語教學的邊欄,註釋片語 all out,意思是「盡全力」。我吸了口濃郁奶茶,美味盈溢心頭,甜滋滋化開⋯⋯若是台語,要怎說?
若直譯為全力(tsuân-li̍k),實在太樸素了,沒這麼簡單。
碰到費解的台語翻譯,我不急著翻找台語辭典,而是一步一步、循序漸進:
一、先查例句:首先,我會去《韋氏大字典》摘引例句,並翻譯為華語:
An all-out effort to win the contest.
全力以赴贏得比賽。
二、找同義詞:線上的台語辭典甚多,我主要查三個網站——教育部辭典嚴謹但收詞少;台文/中文辭典詞彙量多但不精確;至若台日大辭典,往往會挖掘出古奧的漂亮詞彙。
查索功能最好選「全文」或「解釋」,搜羅最廣;同時,也要匯集華語的同/類義詞。綜合這三部辭典,我整理的結果如下:
[華語]全力=傾/盡/拚全力=使出全力=加/開足馬力=全力以赴=竭盡全力
然後,一一把台語的說法整理分類,按字詞長短與句構類同性排列,有疑問的置後,留待另日查清:
全力(tsuân-li̍k)
激力(kik-la̍t)
盡力(tsīn-li̍k)
死力(sí-la̍t)or盡死力
盡/出氣力(tsīn/tshut-khuì-la̍t)
盡磅(tsīn-pōng)or放/催/拚/盡磅
盡帆拚(tsīn-phâng-piànn)
起摼?(khí-khiàn?)
三、完成造句:若據華語單字來翻譯,常遇到蹇澀不通的困境。其實,除了新詞與外來語,前現代人類狀態描述,台語都有,且出乎你想像的多。
此時,可藉縱向脈絡與橫向轉化,以此兩進路來做語詞疏通。
縱向脈絡,即據此詞的大略涵義做全台語敘述,與人對話聊天更佳,順著台語的思路與語句講著講著,對譯的詞往往就暢通了。
橫向轉化,就是將原譯詞擴充為句子,來句與句對沖。
是以,「全力以赴贏得比賽」可以如此台譯:
全力去贏得比賽。
四、瀏整字句:詞句初譯,宛如釀造威士忌的第一批次,粗烈辣口,卻很沒台語的醇。所以,第二批次的釀造,可使用以下幾款招式。
第一步,替換同義詞,如:
催盡磅去贏得比賽。
「催盡磅」這詞是很漂亮沒錯,但句子虎頭蛇尾,末尾的用法很勉強。就來施展第二步吧!把一些華語的用法替換為台語的順暢:
催盡磅共比賽贏落來。
字句還是有點彆扭,台語人不太會這麼說。琢磨到此,已經把華語的構句鬆動了,此時,就來個乾坤大挪移:
欲贏比賽就來催盡磅。
五、英台友好:台譯這麼多年,我意外發現,與其從華語翻譯,還不如英文來得順手。有時深深覺得,台語的用詞與語句,跟英語還比較契合,與華語距離遠。
這是因為台灣人從小接受華語教育,已被深化紮根了,轉成台語就是解脫不了那制約。至若英文,雖說學校有教有考,但畢竟是外國語,程度大多也不高,比較沒有束縛。
這樣有點熟悉的陌生人,溝通起來反而順心如意。
所以我常直接從英文翻譯,那些華語阻隔的萬重山,就此土崩瓦解。
An all-out effort to win the contest,在此 contest不會被華語的第一順位「比賽」先佔,比試(pí-tshì)揖讓而升。且語序不知不覺調換,結構鬆動,語氣更為貼切:
激力來贏比試。
盡氣力共比試拍贏。
欲贏就愛來放盡磅。
催盡磅共比試贏起來。
拚盡磅,贏轉來。
六、文學轉化:掌握核心的意涵後,就來離地施展輕功、飛天縱地,contest替以更漂亮的捙拚(tshia-piànn):
盡死力捙予贏。
拚盡磅捙捙予贏。
全力共比賽贏過手。
盡帆拚,捙甲贏。
七、意外轉折:任何的翻譯,都會遇到信、雅、達之三難,裡頭的技術與考量非常之多,涉及文本系統、譯者風格、時代風向。
以上所論,是為了尋覓 all out對應的台語字詞,且藉由橫向之句子翻譯,來嘗試文學力之可能。
然而,若從縱向脈絡來梳理,An all-out effort to win the contest導入整段的敘述,竟發展得更為順暢、有力:
就欲和洋基捙拚矣,咱就愛共跤馬徙予在、心頭掠予定,下性命共這場比賽贏起來!
拚命來拍贏這場比賽!
此文章就到此為止,再發展下去恐怕沒完沒了。(作者是甩鍋王無誤)
尋前兩步驟,我搜羅整理出以下字詞,至於其後的字句翻譯,就交給諸君來演練囉⋯⋯
[華語]拚命、賣命、搏命、拚死、拚老命
拚命(piànn-miā)
拚性命(piànn-sènn/sìnn-miā)
下命(hē-miā)
下性命(hē-sènn/sìnn -miā)
賣命(bē-miā)
拚勢(piànn-sè/sì)
拚身死(piànn-sin-sí)
出身命(tshut-sin-mi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