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文翻譯】小王子和狐狸到底是什麼關係?
關於台語版《小王子》,是由蔡雅菁自法文主譯,黃震南做台語審訂,而我的參與,已是到了錄音階段,只做語氣與用詞的細調。
當初看稿,我最疑惑的就是壓落性(ah-lo̍h-sìng),還是首次遇見,查閱網路辭典,原來是華語的「馴服」,我再翻出「法英中」對照版本,法文是apprivoiser,英文譯為 tame,但我台語的原生語感,此詞應該是壓落底(ah-lo̍h-té)。
我想雅菁與震南有其考量,就尊重他們,於是進了錄音間,之間是有遇到小問題,但還不會討論那麼深。直至遇見了狐狸,配音員說出了壓落性(ah-lo̍h-sìng),因用詞比較生疏,唸起來不是那麼順暢 — — 但在錄音室引發了議論,文本中的狐狸有解釋,在此意思為「關係的建立」,用「壓落性」有尊卑上下位階,很像八點檔的婆媳關係,甚至是人與獸之間動物馴化?馴服?馴養?(詳見連結討論)
大家討論了半天,真的沒有結果,錄音室時間有限,我就提出我真正的看法:
這就是作者想偷吃,搞了隻狐狸合理化他的小三啦!
以上那句,純屬阿聰大叔的異想世界。
好不容易錄音完成,台語《小王子》出版,刷了再刷,成了史上最暢銷的台文出版。但疑問未解,不僅存在心中,而且很多人來問我,為何這地方翻譯為「壓落性」,覺得很彆扭 — — 我不斷遇到質問,甚至有女神級的精神科醫生來跟我討論,是否用養飼(ióng/iúnn-tshī)更為適當?
我想,此詞勢必會成為台文翻譯史上的重要公案,答案未決。若是將apprivoiser解釋為「人與人之間由生到熟的關係」,台語有以下的詞:
交際(kau-tsè),應酬(ìng-siû),交陪(kau-puê),盤撋(puânn-nuá),陪綴(puê-tuè),來往(lâi-óng),交結(kau-kiat),捙盤(tshia-puânn),鋪排(phoo-pâi),纏綴(tînn-tuè)⋯⋯
必須注意的是,聖.修伯里在《小王子》的文本中,也透過對話與故事,將apprivoiser做轉化,賦與新的含義。
對位翻譯已是難事,還要流動性地轉譯,這真的是難上加難。
台語人際關係中的詞彙,大多是上下尊卑與傳統制度規範,你看歌仔戲就知道。走入現代,甚至是新詞與外來世界的翻譯,是要沿用傳統用詞,置入新的關係脈絡中達到質變?還是捏塑新詞呢?
關於心裡的台語用詞也多到嚇死人,但還欠缺整理,其許多用法對性別、階級、身份有很強烈的歧視,需要重新檢視與釐清。
這才是當下台文運動真正要處理的大問題,而不是糾結於用字拼音與意識型態中,那是語言,不是文學,唯有文學,才能讓台語成為高階台文。
也鼓勵天底下眾多譯者,也來出版屬於自己的台語《小王子》,使其更為多樣,更為暢銷,更有藝術性。
★還有臉友建議提出:鬥陣(tàu-tīn),我就把同義詞列舉參考:
【一起】一同、共同、結伴、偕同、搭伙、搭幫、一塊兒
和齊(hô-tsuê/tsê),同齊(tang-tsê/ tsuê),鬥陣(tàu-tīn),相佮(sann-kap),相招(sio-tsio),做伙(tsò-hué),做陣(tsò-tīn),相𤆬(sio-tshuā),鬥伴(tàu-phuānn),相伴(sio-phuānn),做伴(tsò-phuānn),結伴(kiat-phuānn),仝心(kāng-sim),和齊(hô-tsê)⋯⋯
做伙行/做伴行/做陣行/鬥陣行。
含倚(kânn-uá):人kap物件倚做伙。
敆倚(kap-uá):合做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