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台文歌】台語地誌民謠的新清香

Gustave Cheng
Jan 6, 2021

--

民謠唱片難製作,台語民謠的唱片更難,在時代紛亂的風中要透顯清芳味(tshing-phang-bī),就要像《人文.歌謠.觀音山》串連的意象「柚子花」,於飽滿的果實中吐出小巧潔白的花朵。封面是雲海上的觀音山,展開唱片還有微微隆起的山巒(適合立起來),今早一收到,我就反覆來聆聽,真是歡喜,台語民謠這一年來屢有收穫,宜蘭是楊肅浩,台北觀音山則有林助家,包著頭巾吟唱更為細緻的地誌與質地。

我對阿家的首印象,是台語台「無事坐巴士」去觀音山走訪旗竿湖,阿家就冒出來了,他唱的台語歌頌揚山林的好風景,感動的人事物,有點喜感,帶點躍動,拉出悠揚的旋律,吉他撥著撥著,讓觀音山不只是羅智成詩中的神秘與夐遠,而是親切如好友,聊聊心情,分享生活中的美好。

真是有緣,2020年在廖士賢「息壤音樂」開業的酒會終於相見,跟我一樣善談啊!果然人如音樂!但也帶著一點忐忑,曾是郵差的他,即將要出唱片了,從其口氣與眼神中,看出他的期待,更帶沈重的責任。

就像觀音山那般,遠看很美,但要走進去最好有人帶路,我就曾晃著晃著晃入了觀音山,多是墳墓與工廠,直到轉出了山路來到海岸,與台北港黃昏夕陽的金黃燦爛相遇。

是阿家用音樂帶我認識觀音山的美,先是可愛的人,〈老芋仔〉唱郵差的辛苦與盡責,〈阿啟仔〉吟誦林啟光先生對環境的貢獻,〈旗竿湖風雲〉有棄醫從農的吳博士種植的那天然又可口的竹筍⋯⋯且將大自然的知識唱成歌:「竹筍出青就會苦」。當然,除了柚子花,還有櫻花、桂花繽紛悅人,更別說動植物與山林風光囉⋯⋯。

這一切聽起來好像很刻板,但我認為阿家的歌詞最特別的,是寫得特別細,細到有微地名 — — 就是只有在地人才知的土名,如觀音山「成仔寮」,還到三芝的「八連溪」,這不是台語歌史的創舉,卻顯示此非浮泛的搵豆油(ùn tāu-iû),而是真的將在地感釘根塗肉(tìng-kin thôo-bah)

阿家的歌藝也需要有人帶領,民謠最怕單調重複,金曲製作人廖士賢在清新之中適當點彩,除了打底的吉他、大提琴、小提琴、單簧管、爵士鼓等等⋯⋯還各曲分別搭配旁白、童謠、笛子、踩踏節奏,甚至是嗩吶與三味線,且各曲間風格調配得宜,有抒情、有敘述、有詠物、有諧趣⋯⋯節奏協調有致,讓本是駐唱歌手的阿家,成為真正的「歌唱家」。

若要挑惕的話,是覺得阿家的聲音進入錄音室有點緊繃,我想他的歌最好聽要在現場,且在觀音山中才得自在逍遙(敲碗LIVE)

分析了這麼多,其實啊!我還是最愛抒情的本格台灣歌,〈伊的面容〉是我最喜歡的一首,此曲阿家的唱腔比較傳統,簡單幾聲吉他的和弦,在拉長的聲韻中將台語的典雅如山脈那般連綿迢遞,讓耳朵沈浸在「團圓」的「圓圓圓」中(引用歌詞,圓înn是鼻音本來就很纏綿悠遠)

阿家與士賢都是台語人,台語發音與字句道地,歌詞有九成的台語正字,是學台語的教材⋯⋯不要那麼嚴肅啦!唱歌快樂就好,且專輯的實體設計是淡淡的粉彩,手感舒適,這CD值得收藏喔!立起來很帥囉!比端午立蛋簡單⋯⋯別管我的亂語,聽歌就是!

--

--

Gustave Cheng
Gustave Cheng

Written by 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