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聽聽音樂】春麵樂隊的Hakka session

Gustave Cheng
Dec 11, 2020

--

你知道客家俗語「狐狸莫笑貓」是什麼意思嗎?

這是春麵樂隊掄得金音獎的EP片名(最佳跨界或世界音樂單曲獎),此成軍近三年的客家音樂團體,發行了首張CD《到底》,12月11日晚上在女巫店,舉辦了首場售票演唱會。

以吉他、單簧管、低音單簧管做器樂,演奏起來相當悠揚,但女主唱賴予喬的演唱相當爵士煙嗓,非客家山歌的高昂唱法,而是「以口為器」,將人聲當作器樂的一部分,組成現代的聲音編織機,實驗了許多的呼應、串連與流轉。現場的演奏演唱類似Jazz的Jam session(當然事前都有嚴謹安排),又偏前衛爵士的編曲,語言幾乎都是客語,是新形態的Hakka session。

賴予喬總是客語先行,再用華語解釋,且在演奏會中教大家客語,很有批判性地談起客家文化。相對於許多台語歌手只在唱歌時有台語,其餘時間全都用華語,客語歌手的自信,令人激賞。

將歌聲發揮到淋漓盡致的賴予喬。

賴予喬是那種技巧天下無敵的歌手,聲音的轉化與肌肉的鬆緊,還有各式技巧之流轉,都令人歎為觀止。前衛的編曲,讓每一首每一句每一個音,好像都在做壓力測試,都在摧折歌手的喉嚨。

卻在春麵樂隊的融合無間下,讓觀眾的手不斷被勞動,耳朵彷彿浸在暖暖的湯麵中。

主唱賴予喬是成長於台北都會的客家人,是長大後有自覺、下決心,一句一句跟爸爸學回客語的 — — 沒有客家傳統文化的原初土壤,卻有語言與認同的呼喚,這讓賴予喬創作的歌曲,沒有花布、油桐與面帕粄的刻板印象,反倒用母語去訴說都市的生活與個人的心境,有時寥落、有時荒誕、有時狂想,卻常也寥落破碎。

春麵樂隊專輯《到底》。

是以其風格非典型,編曲脫俗,是屬於「更新時代」的客家歌,很像西洋的古典音樂走到二十世紀初的史特拉汶斯基,又像蓋希文的都會爵士游走 — — 真的很感嘆,客家歌走得很前頭啊!不像台語歌總無法拒絕氣口的誘惑,又被台灣意識與文化尋根所纏拌,是以往往現代不現代的 — — 我想真正能唱出「更新時代」的台語歌者,恐怕成長於都市,斷了根,內涵已經是當代生活,卻透過母語來吟唱個人與全球化時代,以至於傳統與類型的元素稀微,反倒鍍上新質感的創作人。

但自打嘴巴的事發生了,我這麼稱讚春麵樂隊的現代前衛性,整張幾乎為四縣腔的《到底》,我最喜歡的卻是海陸腔、偏抒情傳統的〈以為〉,也是專輯唯一非春麵作詞作曲的歌。

2020年,若我的年度台語歌是謝銘祐的〈路〉,客語歌就是FreeKing 劉慧卿作詞作曲的〈以為〉。

實在太動人了,在前往演奏會的路上,我反覆聽了幾十次 — — 在女巫店的現場,更是熱淚盈眶,好想為這首歌寫篇故事啊!

有時候,歌真的不必那麼複雜,就是日頭下山、月光出來這麼簡單的事。

文章最後,回答開頭的問題,「狐狸莫笑貓,平平尾翹翹」,就是台語「龜笑鱉無尾」的意思。

無論是客語台語,語言真的好有趣,文化真的好動人,唱歌就是件自然讓人流下眼淚的歡喜事啊!(我又自相矛盾了)

--

--

Gustave Cheng
Gustave Cheng

Written by 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