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華語散文】哈瑪星的線

Gustave Cheng
5 min readJun 7, 2020

--

我大學讀中山,面朝西子灣,繞過背後的柴山便至哈瑪星,三年級升四,更從學生宿舍搬至鼓南街十巷,這地方太迷人,進得去不一定出得來,像座迷宮,而我是童話裡那個聰明的小孩,早準備好線團,在入口處暗暗打結,邊走邊放線,直到畢業,順利盤出迷宮,往明日而去。

如今,回想哈瑪星,我重拾記憶的線,氣定神閒不怕迷路,左手牽著太太,右手抱起女兒,無法相信,當時那個爛漫青年,體重才五十五公斤,風景、氣味與青春迎面而來,十多年前……

線剛拉起,先觸動的,是我的味覺,可不是知名的旗魚丸大王汕頭麵海之冰,這舌頭的福利當地住民獨享,時間僅星期日下午,攤車推出,人蜂擁而至,買肉圓解饞。我也是住鼓南街一陣子後,偶然發現,剛開始不瞭營業時間,常常撲空,遂養成習慣,星期日一到,就在鼓元街臨時擺設的桌椅就位,騎樓有台廢棄生鏽的賓士,車頭滾圓,只在黑白電影看過,造型頗逗趣,邊欣賞邊等待,老闆端上油炸肉圓,我另外加點肉皮,若無清湯,真是油膩不堪。食物本身的味道平庸,然而攤子低調樸實,又是我和當地居民每周一次的祕會,滋味自是難忘。

線再拉,深入記憶的迷宮,來到渡輪站,鐵門拉下,空無一人。深夜讀書累了,散步款至,黑輪伯營業到凌晨,我是最後的幾個客人。漁市場入口拱門裝飾雕花,殘破結蛛網,碼頭潮濕空蕩,釣客都回家休息了,這一切的孤寂,為迎接捕魚歸來的漁船,沒想到,漁獲三三兩兩,打開保麗龍盒,十多隻紅蟳,船家賣我兩、三百,好便宜。我四處晃蕩到天快破曉,讓讀書跑動過快的腦子減緩速度,臨睡時,想到白日渡輪繁忙來往旗津,也是一條條的航線,來往編織了數十年,不曾打結,多希望我的思緒,也能船過水無痕,讓睡眠不再迷航……

哈瑪星是日語「濱線」的音譯,現以更明亮精彩的形象,改變人們眼中的海岸線,與我記憶迷宮中的它,兩個世界。

往過去再拉回幾寸,更貼近當時的生活,在僅容摩托車相會的小巷內,有我賃居的房間,那是棟方正水泥樓房,室內裝璜全用檜木,一擦拭便散發原木的清香。在哈瑪星,有最典型的市井生活、最規律的作息軸線:每日清晨,三樓的房東走下一樓,準備上班,發動偉士牌機車,二樓的我看看手錶,一定是六點零五分,絲毫不差;到了六點半,房東太太的吸塵器準時響起;七點,不知哪一格窗戶傳來超重低音,音響蹦蹦蹦,提振上班的精神;隔沒多久,哀鳴聲此起彼落,隔壁家養了十多條狗,女主人上班前,要一一吻別。到了傍晚,上課工作的緊湊轉而輕鬆,國小生到巷口便迫不及待脫下書包;女主人門剛開,一大群狗便衝了出來,瘋狂舔舐;飯菜香撲鼻,電視節目歡笑傳來,整條街道洋溢著歡欣的氣氛――卻有哀怨的聲音,如泣如訴,幽幽傳來,我尋著聲線,透過捲花鐵窗及綠紗網,看到客廳中的阿媽,塗脂抹粉,唱著歌仔戲特有的哭調,這是年少戲班生活的緬懷,或是內心深藏著哀痛,我沒有問。

那時,入夜的哈瑪星,還沒如此多觀光人潮,除了廟口與渡船頭,四周闃寂,尤其過了十點,人與街道陸續入睡……趁此時,我騎上腳踏車,漫無目地兜風,在紅磚與洗石子之間穿梭,消散高雄夏日的酷熱。這日治時期崛起的市鎮,雖已沒落,但街屋的往昔風情依舊迷人,像我這樣懂得欣賞的人不多,不如說,唯我獨享。然而,到了冬天,尤其寒流來襲時,街巷構築的交通線,竟變得錯位迷離。冬夜逼出哈瑪星老病的內在,溫度陡降不意讓死亡露出,騎腳踏車回住處,慣走的路遭封閉,搭棚子立花圈,我尊重老死家鄉的前輩,改道而行;沒想到下一個路口架起巨大的鐵絲網,成捆成捆的金紙燒得火旺,這條路也不行;再繞遠路,想不到那兒也有喪事。寒風刺骨,冷汗頻冒,這地方我如此熟悉,竟進不去。

現在地圖垂手可得,google就有,展開哈瑪星,發現街道也是一條條的線,如松針般散落,秩序井然不打結,我自東徂西(鼓山路、捷興街、麗雄街、延平街、鼓波街、長安街、壽山街、濱海路、哨船街、蓮海路),再由南向北(鼓南街、鼓元街、臨海路、登山街、千光路),光是口唸街名,就興味盎然。「麗雄」兩字多麼氣派,「鼓波」在海的雄渾中充滿律動,「濱海」的路有「哨船」通往「蓮海」,「臨海」還可以「登山」,那是哈瑪星的得天獨厚。從市區往中山大學,有時我不走主幹道臨海二路,而提早切入登山街,沿山腳而行,經熱鬧的鼓山市場、紅十字育幼中心的紅磚建築、鼓山國小後門與濃濃日式風味的武德殿,可沿虛線剪下另一番風景。登山街與千光路之間,有房子沿山坡而建,配合地勢做各種變化,空間錯落迷離,外人罕知,是我這個好奇份子的獨家發現。

然而,在哈瑪星,其實不需要地圖,風四面八方而來,就是最佳的導引。只要順著風走,從大馬路鑽入住家夾縫間的巷子,有耐心點,不怕髒黑也不怕打擾他人,巷子的盡頭,就是海洋。記憶的線就快到迷宮的源頭,我想起第一次來到哈瑪星,感覺海邊特有的風情,往中山大學方向,珊瑚礁岩堆疊的山橫阻在前,遂穿行隧道,彼端就是開闊的海面,也是我記憶的原初,黃昏來時就發高燒,浮現各種紅潤的顏色。

望海的人,回憶的人,都一樣,因風景太過絢美,陷入無比的熱灼之中。

◎收錄於《南方人文聚落──大高雄人文印象暨文化館》,2011年五月,印刻出版。

--

--

Gustave Cheng
Gustave Cheng

Written by 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