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點心筋肉】六年級的三大台式洋食

Gustave Cheng
Jul 20, 2022

--

屆中年的我,住都市的時間已多過鄉村,口味也被百貨公司與連鎖餐廳寵壞,西洋的制式餐飲與日本和食早就不新鮮,舌頭越來越刁鑽,反倒嗜吃那多一個彎、經過轉化的口味,例如:日本洋食。

炸豬排,咖哩飯,可樂餅,統稱為日本三大洋食,此外還有炸肉餅、蛋包飯、拿坡里義大利麵(沒錯,這是日本的發明)等⋯⋯此皆為明治維新後,西方的飲食傳進日本,在地化成為獨具特色的「洋食」。就像拉麵來自中國在橫濱先著根,進而擴展全日本熬製深化,再全球化拓點為東瀛現代飲食之代表。

那台灣呢?我這1976龍年出生,被稱為六年級的世代,也有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「台式洋食」。

深深記得,從小在電視電影看到的,那彷彿ET飛碟遞來的牛排,是如此遙不可及隔了太平洋在美國那端。某日,我爸說要去牛排館,就在嘉義永遠熱鬧的文化路夜市入口。深深記得,那牛排館名為「紅木西餐廳」,非常異國也很嘉義(畢竟阿里山盛產檜木)。

我爸便開著裕隆牌汽車,載全家從民雄來到了嘉義牛排第一店,已忘了那時是否遵照台式牛排SOP,先來玉米濃湯與沙拉,附加餐包?只記得服務生穿著白襯衫黑禮褲而來,問牛排要幾分熟?

十分。

我如此這般回答,百分百的鄉巴佬。

已忘了牛排的滋味,只知這是我的西洋飲食初體驗。後來,嘉義市就開了家「神戶」,成為高檔牛排的代表;又來了家「總督」,以豪華裝潢著稱 — — 我深深記得,總督牛排館厚重大門一開,穿潔白禮服的貴族姊姊優雅歡迎,我嚇得彎下腰去遮掩我的短褲拖鞋⋯⋯爸爸說沒關係啦!豪氣地拉著我和弟弟入門吹冷氣,執起刀叉切牛排。

這些風雲席捲的高級餐館,現全消失於嘉義的地皮表面,鐵板牛排也飛入尋常夜市:廉價化,快速化,平民化。

發表於《皇冠雜誌》816期,2022年二月號,屬於我們年代的台味。

同樣是洋食,台日不同,日本走向標準化,效率化,衛生化,得以邁向國際,以細膩的SOP在全世界的百貨公司與商業街道駐點。對我這個世代的孩子來說,總希望以廉宜、親近、最短路徑將這些西洋的物事入肚。

就像鐵板燒,同樣是吾輩讀小學的一九八〇年代,舌頭的初體驗就在高雄,是住港都的姑姑帶我和弟弟去的。那是新崛江旁的大統百貨公司,順著新奇的手扶梯降到地下樓,空間的體驗已是奇特(鄉下哪有什麼地下室),更面對面看著師傅活生生熱騰騰在你面前炒菜、煎肉、切塊,響亮的一聲一聲鏟。

那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美味的鐵板燒,滋味美不可喻,完食後,隨即到頂樓的遊樂園雲霄飛車去。

同樣的,這棟港都市中心的樂園已不存,鐵板燒依循台式洋食的模式,蔓生再蔓生,從都市開花再到各市鎮扎根去,已是台灣常民生活的日常滋味囉。

我們這個年代的台式洋食若要選三大,除了牛排與鐵板燒,再來一樣會是什麼呢?

首先想到火烤兩吃,可利亞餐廳邊煮火鍋邊烤肉的台派饗宴。但這就像可樂餅那般,雖存在著但不普及,且火鍋與烤肉也不那麼西式,火烤兩吃進入二十一世紀也沒落了。

那從西方引進,適應了台灣人口味與習慣的飲食系統,且普遍流衍大街小巷無所不在的「台式洋食」,還有哪些呢?

我又繞了一個大彎、經過腦袋的轉化,在我家巷口發現了「美而美」,這比牛排與鐵板燒的影響更深更遠,連同牛奶與麵包,成為當代台灣人的早餐常規。也因如此,原初的傳統早餐,如清粥醬菜、碗粿米糕,甚至是燒餅油條,慢慢成為遙遠的鄉愁,再轉了個彎,成為探奇與觀光的目標。

台式洋食,反倒成為最親近的陌生人,是我們這個年代的新台味。

--

--

Gustave Cheng

鄭順聰,作家,作品有《時刻表》,《家工廠》,《海邊有夠熱情》,《晃遊地》,《基隆的氣味》,《黑白片中要大笑》,《台語好日子》,《大士爺厚火氣》,《仙化伯的烏金人生》,《夜在路的盡頭挽髮》。籌備詩集《我就欲來去》,撰寫長篇小說《情歌唱徹》。